5月9日至11日,市委书记苏永忠率市党政代表团到上海市闵行区、松江区、普陀区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并分别召开东西部协作工作联席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上海市部署要求,共叙友情、共谋发展,携手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行走在已经全部硬化的盘山公路上,凤池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黄光春向记者讲起了当初刚驻村时的梦想。疏掉小果,是为了让大果长得更大,品质更好。

库克香槟发售2002年份钻石香槟

年近60岁的老党员孙坪华、聂宗香正在为半边红李子拉枝疏果,看着长在一起的双胞李被疏掉了小果,感觉还是让人很心疼的。昭通日报记者:陈忠华 文/图。一次,为了排除一个因土地纠纷而导致的阻工事件,黄光春等人从中午1点过一直协助调解到第二天凌晨1点过,真是历尽千辛万苦。乘车顺着长藤一样的盘山柏油路爬到绥江县城后山的中城镇凤池村,站在村委会院坝里,放眼望去,满眼皆是竹子林、李子林和蔬菜地,乡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凤池村如今土地少,加之又在县城后山上,前些年都是以发展竹产业绿化城市面山为主,目前竹林面积达5200亩。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进驻后,发现光是种竹不发展其他产业,村民收入太少。目前,县城边的凤池村10、11、13组已发展蔬菜近200亩,卖菜收入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又一主要经济收入。赵静的厨艺好而且还会创新,而他的食品雕刻出神入化,让人惊叹。

品尝这道菜,会让你味蕾全开,欲罢不能。在经济水平越发提高的社会,食物不再是为了满足一日三餐的口腹之欲,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对厨师行业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把腌好的鸡丁下锅过油后捞起,放姜片和蒜丁,撒入青椒和红椒翻炒片刻,倒入鸡丁,滴入花椒油和辣鲜露,再次翻炒起锅,用土豆丝和紫薯丝在周围交替点缀。赵静除了能做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外,他更拿手的还要数食品雕刻。

用白萝卜和红萝卜,雕刻出鹤舞高原。他说主要是对食品雕刻特别感兴趣,全凭自己摸索和感悟。

库克香槟发售2002年份钻石香槟

在开武馆的同时,赵静对自己的厨艺又割舍不下,他总觉得放弃对厨艺的积累和研究以及自己精湛的食物雕刻技艺,实在是可惜,于是,他在经营好武馆的同时,又走进了厨房,继续他的烟火人生。赵静的食品雕刻讲究一气呵成,使用深雕、浮雕、细刻的特点,瓜雕、果蔬雕等栩栩如生。就这样,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便呈现在眼前。赵静认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美食和味道,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消费观、消费习惯和口味,因地制宜挖掘本地市场才是王道。

这道麻辣鲜香的金丝鲜椒鸡,是彭家菜的大厨赵静自创的中式菜。作为一名厨师,赵静结合自己在外多年的厨师经验以及富有创意的想法,大胆地利用中式传统的香料结合食材的特点创作出符合当地人的口味,让人赞不绝口。赵静还说,可能是雕刻跟他习武有关吧。赵静说食品雕刻既是烹饪技术的一部分,又是艺术殿堂里独特的一门艺术。

相比当厨师,赵静更热爱武术,于是,赵静于2004年到昭通城开武馆。今年45岁的赵静,1999年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学习传统厨艺,随后到昆明市政府餐厅以及红河、上海等地的星级宾馆当大厨,深得顾客的好评。

库克香槟发售2002年份钻石香槟

赵静在昭通城当厨师,从味道、造型、营养搭配等各个方面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不懈追求,获得了宾客的赞誉。在厨房里,赵静向笔者表演了自己的雕刻绝技——用一个南瓜,雕刻出愚公移山。

通讯员:任天能 蒋德玉 申 晓 文/图。赵静能用烹饪原料,雕刻成各种图案美化菜肴、装点宴席。他独创的金丝鲜椒鸡、活水鱼等招牌菜,就是一绝她经常上午7时开始上班,到晚上10时还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真正做到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解企业所难。2021年4月,张清碧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张清碧自2018年进入镇雄三晟服饰有限公司(原镇雄宏胜服饰有限公司)从事缝纫和管理工作至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18年,具有精细的缝纫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的张清碧到离家较近的镇雄三晟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厂上班。

在服装生产加工上遇到困难时,她能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严格保证产品质量。工作中,张清碧总是严谨地对待服装生产的每一道工序。

一段时间内,这些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服装厂承担着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的责任。厂领导总是欣慰地说:有小张在,咱就放心了。

她工作态度端正,思想觉悟高,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是服装厂领导对张清碧最中肯的评价。目前,经她培训合格的员工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就近到厂里做缝纫工,每月至少能挣到2000元的工资。

今年4月,镇雄三晟服饰有限公司车间组组长张清碧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时,一件衣服被拆拆缝缝,来回捯饬,只是为了摒弃一些十分微小的瑕疵。她对待自己从事的工作,总是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她精湛的技术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受到厂领导的高度关注,便委以她业务主管的重任。

刚到服装厂时,张清碧主要从事服装生产加工。不断学习、吃苦耐劳、钻研技术,是张清碧一直奉行的工作准则。

工人们也常说:张姐就是我们的顶梁柱。昭通日报记者:王明贵 文/图。

需要加班加点赶生产订单时,张清碧主动挑重担,哪里需要,她就连忙跑到哪里帮忙。时光回溯,2021年3月,张清碧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昭通市第五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镇雄三晟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厂位于镇雄县呢噜坪易地搬迁安置点,这里居住着从贫困地区搬迁来的许多脱贫群众。在培训员工时,张清碧耐心讲解、悉心指导,大到服装的整体设计,小到服装线条的走向,她都讲得清清楚楚,说得明明白白。几年来,张清碧始终做到团结工人,热情待人,以企业为家。服装厂至少有百分之二十的员工是没有条件外出务工的群众,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才能正常工作。

在服装厂务工的工人文泽寻在带好孩子的同时,每月能挣到4500元左右。她承担的工序往往复杂耗时,但她总能高质量完成,从不会拖流水线的后腿,更不存在返工现象,为服装厂作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张清碧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能熟练掌握各生产步骤,但在工作中,她仍然保持不断学习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仅能出色地完成厂里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还能保证产品质量。厂里在管理工作上遇到问题时,她积极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她精湛的技术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受到厂领导的高度关注,便委以她业务主管的重任。她对待自己从事的工作,总是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